台灣人普遍重視享受美食不愛運動,隨著年紀增長、代謝變差,容易積累脂肪,形成腹部游泳圈、下半身葫蘆狀等肥胖身型,若一味透過斷食少吃來減重,沒有注重運動訓練和蛋白質補充,儘管體重暫時下降,但體內肌肉量也在流失,讓下一次肥胖來的更快,用同樣方法減重效果打折,就是所謂的溜溜球效應。
要如何才能有效運動,並透過營養補充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?如果是剛開始運動的新手,建議先從一些慢跑、健走、游泳、腳踏車等低強度的有氧運動起步,先養成運動的習慣,這個階段你可以在運動前先食用花粉及咖啡,能幫助身體更容易進入熱身和利用脂肪的狀態,提升運動的續航力,運動後也記得要補充水分及幫助抗氧化的食物,像奇異果、芭樂等高維生素C的水果,代謝有氧運動產生的自由基。
等到逐漸養成運動的習慣,便可以加入大肌群的重量訓練,像深蹲、跪姿抬臀、弓箭步、仰臥起坐、伏地挺身等,運動前補充含藤黃果、共軛亞麻油酸、MCT油…等的營養品,幫助更好的緊實、雕塑,減少乳酸堆積,在簡單暖身後,每個動作依據自身能力做4-20下,休息1分鐘後再做一次,總共做1-3個循環,是更能刺激肌肉長大的方式,運動之後30分鐘內記得補充含有BCAA蛋白質的食物,也可以直接用餐,幫助肌肉增長,在肌肉修復的過程中,需要很多的能量,會造成肌肉的後燃效應,在訓練後的兩天內有提升新陳代謝的效果,幫助脂肪加速燃燒。
控制熱量、增加運動及補充完整蛋白質,是成功長期減重的黃金三要素,而就算是體重在標準範圍的人,建議最晚從35歲開始,透過營養和運動增加自身的肌肉比例,能有效減少代謝症候群及慢性疾病的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