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08/01

你是「螞蟻人」嗎?5 個糖癮警訊,超多人都中!

現代人幾乎每天都離不開糖:早餐的手搖飲、下午茶甜點、晚餐的醬料、宵夜的小點心⋯⋯

大家都知道,精製糖吃太多不僅會讓皮膚提早老化,還可能導致血糖大幅波動,長期甚至增加慢性病風險。但說到「完全無糖」或「一口都不碰」,總覺得生活瞬間失去樂趣,好像少了什麼。

當甜食變成習慣,幾乎無所不在時,也許你已經被糖悄悄綁架了!以下 5 個「糖癮」常見特徵,快來檢視一下自己中了幾項:

一、強烈的渴望與失去控制

明明知道甜食吃多不好,卻總是忍不住。一開始只想淺嚐幾口,結果一不小心就吃掉整包餅乾或巧克力。這種「越想克制,越想吃」的衝動,其實就是典型的糖癮特徵。

二、依賴糖來應付壓力

加班熬夜、心情低落或焦慮時,特別想來點甜的慰勞自己。

雖然吃甜食當下確實帶來短暫快感,但血糖很快下降,隨之而來的是疲倦、煩躁,甚至更低落的情緒,反而形成惡性循環。

三、疲勞與精神不集中

甜食讓血糖快速飆升,也讓能量短時間衝高,但接著血糖又迅速下降,讓人突然感到昏沉、分心、甚至想打瞌睡。很多人下午特別想吃甜點,正是因為血糖震盪導致專注力下降。

四、戒斷症狀

如果嘗試減糖,卻出現頭痛、煩躁、焦慮、全身倦怠等不適感,就像戒咖啡或戒菸初期的症狀,這是身體對「長期高糖飲食」的適應性反應。

五、暴食與罪惡感交替

嘴裡吃著甜食,腦袋卻告訴自己「不能再吃了」;明知不能多吃,卻還是停不下來,吃完又自責後悔。這種反覆失敗的經驗,也會一點一滴地侵蝕我們對飲食的自主性。

如何擺脫糖的控制,找回身體的平衡?

⭕️ 一、先嘗試減半

不用一開始就完全戒掉甜食,先把飲料從全糖換成半糖,或減少料理中的糖量,就能明顯降低攝取量。

⭕️ 二、均衡飲食,補足營養缺口

每餐記得搭配優質蛋白質、蔬菜和複合型澱粉,幫助血糖平穩,也讓身體不會動不動就喊餓。

⭕️ 三、用天然食物的甜味取代

水果、地瓜、南瓜、紅蘿蔔等,既能滿足想吃甜的慾望,也富含膳食纖維,減少血糖快速波動。

⭕️ 四、用運動、擁抱、營養補充替代甜食

運動能刺激腦內啡分泌,帶來快樂感;擁抱或陪伴能促進催產素,讓人更安心;補充有助血清素合成的營養素,也能減少因情緒低落而想吃糖。

⭕️ 五、正念飲食與冥想

吃東西前先深呼吸幾次,或慢慢咀嚼,幫助你意識到:我是真的餓?還是只是心情不好想吃?

與其一味責怪自己「意志力不夠」,不如用更溫柔的方法,從調整飲食、補充營養、培養運動與正念開始,慢慢找回對甜食的主導權。當身體和心都被好好照顧,甜食就不再是唯一的快樂來源,你也能享受更輕盈、健康的人生!